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6种有效成分杀蟑饵剂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致死速度的研究
唐丽萍, 朱剑, 廖国栋, 吴鹰花
摘要1183)      PDF (749KB)(1529)   
目的 研究测试6种含有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蟑饵剂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的致死速度,对比其差异性,为有效防治蜚蠊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敞口方箱法,将30只饥饿处理1 d的试虫放入具有6种不同有效成分杀蟑饵剂的箱体中,饱和取食,记录一定时间段观察试虫死亡只数,按照加权直线回归法计算半数致死时间(LT 50)、95%致死时间(LT 95),使用OriginPro 2019b软件中logistic函数制作拟合曲线,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取食量差异检验。 结果 在无饲料条件下,基于LT 50,德国小蠊的致死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序为:0.5%呋虫胺>2.5%吡虫啉>1.5%残杀威>0.05%氟虫腈>0.2%毒死蜱>0.1%茚虫威,美洲大蠊的致死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序为:2.5%吡虫啉>0.05%氟虫腈>0.2%毒死蜱>1.5%残杀威>0.1%茚虫威;基于LT 95,德国小蠊致死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0.5%呋虫胺>2.5%吡虫啉>0.05%氟虫腈>0.2%毒死蜱>0.1%茚虫威>1.5%残杀威,美洲大蠊致死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0.2%毒死蜱>0.05%氟虫腈>0.1%茚虫威>1.5%残杀威>2.5%吡虫啉,呋虫胺对美洲大蠊几乎没有毒杀作用。蜚蠊对前期致死速度较快的3种成分呋虫胺、吡虫啉、残杀威饵料的取食量较小,对前期致死速度较慢的3种成分毒死蜱、氟虫腈、茚虫威饵料的取食量较大。 结论 不同成分的杀蟑饵剂对不同种类的蜚蠊致死速度不同,呋虫胺、吡虫啉、残杀威对德国小蠊致死速度较快,毒死蜱、氟虫腈对美洲大蠊的致死速度较快。
2022, 33 (3): 340-34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05
中国重要外来入侵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2023版)
梁莹, 徐烨, 殷颖璇, 李学荣, 茅范贞, 戴洋, 李泓运, 李超, 马德龙, 周若冰, 韦晓慧, 王晓旭, 冀好强, 岳玉娟, 侯雪新, 李明慧, 李振军, 蔡慧玲, 刘起勇
摘要1314)      PDF (1007KB)(1284)   
目的 研究制定外来有害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其入侵我国。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著、网络数据库和已公布名录,选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威胁农业和生态安全的外来媒介和病原生物,通过适生区预测和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评估其入侵中国的风险,将可能发生入侵事件的候选物种纳入名录。 结果 304个物种(亚种、株)(为方便描述,以下统称种)被筛选纳入中国外来入侵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包括69种媒介生物和235种病原生物。其中,275个物种入侵可能性较大(47种媒介生物和228种病原生物)。 结论 此名录可作为防范外来媒介和病原生物入侵我国的预警名录,为相关部门制定防范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2023, 34 (2): 129-136.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2.001
2012-2021年我国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监测控制进展及成效
刘起勇, 刘小波, 常楠, 张璐
摘要848)      PDF (1117KB)(1200)   
目的 分析2012年以来我国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监测控制政策、策略、技术、行动及成效。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0年来我国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流行形势及挑战、媒介生物监测、媒介生物及媒介生物传染病控制进展归纳总结。利用R 4.0.4软件,通过Mann-Kendall检验对10年来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病率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 10年来,我国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政策、策略、措施和技术。我国媒介生物监测方案不断升级、完善,建立和完善了生态学、病原学、抗药性“三位一体”的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国家级监测点(1 097个)增加了54倍,监测经费增加了127倍,监测数据实现了网络直报,监测数据及时利用率显著提升,能更好地服务于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决策支持和控制效果评价。2021年我国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病率(3.060/10万)与2007-2011年平均水平(3.350/10万)相比下降了8.66%。2021年媒介生物传染病死亡率(0.016/10万)与2007-2011年平均水平(0.024/10万)相比下降了33.33%。我国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遏制了登革热、恙虫病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率加速上升态势。 结论 2012-2021年我国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监测控制政策、策略、技术和行动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鉴于当前自然和社会驱动因素的影响,媒介生物及相关传染病防控仍面临严峻挑战,亟待全面实施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和措施,积极落实全球病媒控制对策,基于“反向病原学”等建立更具前瞻性的主动防御,预防控制重大媒介生物传染病疫情。
2022, 33 (5): 613-621.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5.001
2021年全国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监测报告
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网
摘要647)      PDF (892KB)(1162)   
2021年启动全国病媒生物鼠传病原监测工作,在全国123个地级市(区)设置国家级监测点,其中95个监测点完成采样工作,总共采集鼠类标本17 910只,检测16 891只,病原检测完成率为94.31%。8种监测鼠传病原体全国总感染率分别为:汉坦病毒2.43%(407/16 716)、大别班达病毒(即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0.02%(4/16 154)、问号钩端螺旋体5.75%(624/10 850)、莫氏立克次体0.11%(5/4 470)、恙虫病东方体0.05%(5/10 790)、巴尔通体2.39%(75/3 136)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0.04%(2/5 075),未检出土拉弗朗西斯菌。全国共计18个省监测到10余种鼠类分别感染不同病原的情况,南方省份鼠类病原感染率相对较高,不同鼠种携带病原的阳性率不同,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病原检出较多的鼠种。
2023, 34 (1): 1-8.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1.001
地理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城市登革热驱动因素识别与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李之超, 董金玮, 刘起勇
摘要525)      PDF (497KB)(1059)   
登革热是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甚至暖温带的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区域,对全球100多个国家造成人群健康威胁。全球气候变化、城镇化和人口增长为登革病毒的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由于缺乏可广泛接种的疫苗,媒介伊蚊控制是预防控制登革热的主要措施,而准确、及时的登革热风险预测可为登革热精准防控和决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不同时空尺度下登革热驱动因素的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尤其是多种深度学习网络的出现,为登革热的风险预测提供了新技术。该文综合考虑登革热多种类型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地理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阐述如何应用地理空间大数据识别登革热的城市土地利用、气候环境和人口流动3方面的驱动因素,阐述人工智能算法在登革热传播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基于现状提出未来研究应该加强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构建时空一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议从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异、疫情时空聚集格局和防疫实际需求等方面评估模型性能。
2022, 33 (3): 321-32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01
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西尼罗病毒双重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俊锋, 张雅丽, 王瑞晨, 禄阳, 张天姿, 付士红, 殷启凯, 李樊, 何英, 聂凯, 马超锋, 梁国栋, 扈瑞平, 许松涛, 王环宇
摘要183)      PDF (1462KB)(927)   
目的 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双重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 方法 基于已设计的JEV和WNV引物探针,建立JEV和WNV双重ddPCR检测反应体系,摸索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灵敏度与双重荧光定量PCR(qPCR)的每个反应管内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 Ct)值做对比。 结果 双重ddPCR检测反应体系对JEV和WNV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10 2拷贝/μl,该方法的可重复性、特异性良好,未发现与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寨卡病毒、蜱传脑炎病毒以及人类基因组有交叉反应。 结论 建立的双重ddPCR方法能敏感、特异检测JEV和WNV,为不同场景下这2种病毒的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2023, 34 (3): 285-29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3.001
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地区野生虻 Tabanus hypomacros可作为非洲猪瘟病毒机械传播媒介初探
章翔, 程蓉蓉, 刘路瑶, 孙萌, 洪宇航, 杨聪山, 柳燕, 殷宗俊, 徐前明
摘要230)      PDF (1429KB)(875)   
目的 了解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地区虻科食血昆虫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中的作用,为该地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9月在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地区采用昆虫诱捕方法收集野生虻。对采集到的野生虻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基于形态分类学特征对其进行初步种属鉴定。对采集到的野生虻进行分体研磨,组织核酸提取试剂盒和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用于提取DNA。野生虻组织基因组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引物扩增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种属。基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公布的ASFV p72基因引物对病毒核酸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检测分析野生虻中ASFV是否存在。 结果 在3处不同地点共采集24只野生虻,基于形态分类学观察以及COⅠ基因常规扩增后测序,野生虻鉴定为 Tabanus hypomacros。ASFV p72基因引物对部分病毒核酸提取样本扩增阳性,ASFV的总阳性检出率达45.83%。ASFV p72基因阳性扩增产物测序获得278 nt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野生虻中病毒与ASFV中国流行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内。 结论 在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地区采集的野生虻中检测到ASFV且与中国流行株高度同源,野生虻 T.hypomacros可作为ASFV潜在的机械传播媒介。
2022, 33 (3): 326-33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02
内蒙古自治区3个地区布氏田鼠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刘雨秋, 鲁亮, 刘蓬勃, 赵宁, 李贵昌, 栗冬梅, 宋秀平, 王君, 刘起勇
摘要114)      PDF (1326KB)(872)   
目的 利用16对微卫星引物分析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3个样地(新巴尔虎右旗、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共9批布氏田鼠样本群的遗传多样性。 方法 对2021年5、7、9月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采集的275只布氏田鼠用磁珠法提取DNA,用16对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做PCR扩增,用GeneMarker软件获取微卫星数据,用GenAIEx 6.5、Arlequin(version 30)、structure 2.3.4等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布氏田鼠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 结果 16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472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821 3,香农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812,观察杂合度波动区间为0.478~0.951,期望杂合度的波动区间为0.575~0.891,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均可以将9个布氏田鼠样本群主要按照月份划分为4个类群,4个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标5月>7月>9月,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布氏田鼠个体间的变异(88.51%)远大于类群间(5.04%)和种群间(6.45%)的变异。Mantel test结果显示布氏田鼠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 R 2=0.001 6)。 结论 此次采集的内蒙古地区布氏田鼠呈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布氏田鼠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个体间,季节变化可能是影响布氏田鼠种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2023, 34 (3): 291-29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3.002
亚非部分地区蜱及蜱传疾病的分布概述
胡晓宇, 李增魁, 李中余, 耿鹏程, 张淑云, 高栋, 刘培琪, 李浩林, 何永彩, 蒋硕, 陈强, 康明, 李积旭, 李英
摘要83)      PDF (1093KB)(867)   
蜱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体,对人类和动物有着严重的危害。为给亚非地区候鸟迁徙沿线的蒙古国、中国[仅收集候鸟迁徙沿线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和青海省2个代表性省份信息]、巴基斯坦及埃及的蜱及蜱传疾病防治奠定理论基础,该文对上述国家近5年的蜱及蜱媒病原体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经整理发现,巴基斯坦境内的蜱种类最为丰富,有51种;中国新疆、中国青海、埃及和蒙古国依次排在其后,其中蒙古国最少,仅有11种。上述国家报道的蜱类大部分属于硬蜱科;报道的蜱媒病原体大部分是人兽共患病原体,如无形体、立克次体和柯克斯体等。鸟类是蜱类的宿主之一和蜱媒病原体的潜在携带者,上述国家位于候鸟东非-西亚迁徙线上,候鸟的迁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区域蜱和蜱媒病原体的扩散。
2023, 34 (3): 428-439.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3.025
浙江省2017-2020年蜱生态学监测结果分析
王金娜, 李天奇, 罗明宇, 吴瑜燕, 刘钦梅, 龚震宇
摘要180)      PDF (544KB)(850)   
目的 对浙江省2017-2020年蜱生态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浙江省蜱种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蜱的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在浙江省设置12个蜱监测点,采用动物体表检蜱法开展寄生蜱监测,采用布旗法开展游离蜱监测。每一样地或宿主检获的蜱放入同一管内或做一致编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和计数。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分析。 结果 2017-2020年浙江省寄生蜱指数为2.25,游离蜱密度为0.48只/(布旗·100 m)。寄生蜱和游离蜱的优势蜱种均为长角血蜱。不同宿主动物中,羊的蜱指数最高,为4.29,其次为牛,蜱指数为1.33。羊体表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牛体表优势蜱种为微小扇头蜱,农村犬体表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城镇犬体表优势蜱种为血红扇头蜱。农村外环境游离蜱密度为0.94只/(布旗·100 m),景区环境游离蜱密度为0.04只/(布旗·100 m)。浙江省蜱密度未发现明显的季节消长规律。 结论 浙江省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不同宿主动物的寄生优势蜱种略有不同,其中,羊的染蜱率最高。农村外环境游离蜱密度明显高于景区生境。以上结果可为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制定针对性的防蜱灭蜱措施提供参考。
2022, 33 (4): 466-47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4.004
杭州市2017-2021年蚊虫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结果分析
金彬彬, 韦凌娅, 曹阳, 邵汉文, 王英红, 孔庆鑫
摘要137)      PDF (1158KB)(849)   
目的 了解杭州市2017-2021年媒介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媒介控制和蚊媒传染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每年4-11月对杭州市15个区(市、县)开展监测。使用Excel 2016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年份间蚊虫构成比差异进行卡方检验、不同生境间蚊密度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2017-2021年杭州市蚊密度为1.99只/(灯·夜),捕获的蚊虫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主,占71.90%;蚊虫密度季节消长趋势总体呈双峰型,7和10月为密度高峰。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5类蚊种在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不同的生境中,牲畜棚/养殖场平均蚊密度最高,达4.92只/(灯·夜);医院的平均蚊密度最低,为1.35只/(灯·夜);其中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在不同生境中的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581, P=0.023; F=5.431, P=0.004)。各类生境中均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其次是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5类蚊虫均以牲畜棚/养殖场的密度最高。 结论 杭州市蚊密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加强牲畜棚/养殖场的蚊虫防制工作,建议各区(市、县)根据蚊媒密度变化、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采取针对性的蚊媒防制措施。
2023, 34 (3): 351-35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3.012
2021年浙江省家蝇对常见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吴瑜燕, 刘钦梅, 王金娜, 李天奇, 罗明宇, 龚震宇
摘要166)      PDF (727KB)(848)   
目的 了解2021年浙江省不同地区家蝇种群对常见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蝇类防制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不同的家蝇野外种群于2021年4-11月采自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及义乌市的12个监测点,采用微量点滴法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中7种常见卫生杀虫剂进行抗药性生物测定。 结果 浙江省11个地级市及义乌市家蝇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敌敌畏、毒死蜱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0.83~255.00、4.44~158.78、6.11~64.81、1.76~53.57、2.45~130.11、3.37~10.39、2.52~1 149.63。 结论 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家蝇野外种群对7种常见卫生杀虫剂中的多种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未来蝇类防制过程中应结合抗药性监测结果,规范化管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以期在有效降低蝇密度的同时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2023, 34 (1): 26-3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1.005
杭州市2017-2021年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生态学监测结果分析
金彬彬, 韦凌娅, 金慧, 曹阳, 王英红, 孔庆鑫
摘要232)   HTML    PDF (747KB)(846)   

目的: 了解杭州市2017-2021年媒介伊蚊在不同生境下的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有效防控登革热、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对杭州市15个县(市、区)开展伊蚊监测。成蚊监测采用双层叠帐法,幼蚊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监测时间为4-11月。收集全市15个县(市、区)的蚊虫监测数据,使用Excel 2019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算帐诱指数、BI及容器指数(CI),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杭州市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为2.54只/(顶·h),未捕获到埃及伊蚊。2017年成蚊密度最低,2020年成蚊密度最高,不同年份间帐诱指数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7,P=0.017)。季节分布总体呈双峰分布,蚊密度高峰主要在7和10月。2017-2021年平均BI值为9.18,BI高峰期为5-10月,CI显示,各类水体均有白纹伊蚊幼蚊分布,同一年不同水体间幼蚊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不同年份同一类水体间幼蚊密度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结论: 杭州市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暴发和区域流行风险,建议各县(市、区)根据蚊虫密度变化、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及时采取蚊虫控制措施。

2023, 34 (4): 491-496.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4.009
泥鳅对白纹伊蚊幼虫控制效果初探
吴瑜燕, 李天奇, 刘钦梅, 王金娜, 罗明宇, 龚震宇
摘要366)      PDF (626KB)(840)   
目的 探讨我国本地鱼种——泥鳅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控制效果,为生物防蚊提供新思路。 方法 将泥鳅分为未成年组和成年组,称重,24 h禁食后分别放入幼蚊密度为100、200、400和1 000条/缸的鱼缸内,以同等体质量的柳条鱼作为对照组(选择多条柳条鱼使其分别与未成年组和成年组泥鳅的平均体质量相等),观察1、2、4、6、8和24 h每缸幼蚊的存活数及化蛹数,比较不同生长状态的泥鳅间及泥鳅与柳条鱼间的吞食幼蚊能力差异。 结果 未成年组每条泥鳅吞食白纹伊蚊幼虫数平均为984条/(鱼·d);成年组每条泥鳅吞食白纹伊蚊幼虫数平均为647条/(鱼·d)。在相同白纹伊蚊幼虫密度下,同等体质量的未成年组泥鳅吞食幼蚊的效果优于柳条鱼( F=58.051, P<0.001);而同等体质量的成年组泥鳅吞食幼蚊的效果不及柳条鱼( F=23.162, P<0.001)。未成年组泥鳅做7 d连续吞食幼蚊实验,结果显示,中短期内泥鳅每日吞食幼蚊的水平较为稳定,日吞食幼蚊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2.650, P=0.266),且显著高于同等体质量的柳条鱼( χ 2=16.758, P=0.001)。 结论 泥鳅具有较强的吞食白纹伊蚊幼虫的能力,或可成为居家周围小型水体内幼蚊控制的新方式。
2022, 33 (4): 453-45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4.001
浙江省202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报告病例及蜱媒监测结果分析
张乾通, 孙继民, 凌锋, 施旭光, 任江萍, 郭颂, 张蓉, 刘营
摘要207)      PDF (2575KB)(838)   
目的 了解浙江省202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及蜱媒监测情况。 方法 浙江省2021年SFTS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病例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2021年3-10月选择浙江省8个县(市、区)设置蜱媒监测点,利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检蜱法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利用Excel 2013、SPSS 17.0软件对全省SFTS病例和媒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运用ArcGIS 10.0软件绘制以区(县)为单位发病率地图。 结果 2021年浙江省累计报告SFTS病例85例,报告发病率为0.15/10万,病死率为8.24%(7/85)。病例分布于8个地市的23个县(市、区),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地区为金华市(27例)、台州市(27例)和宁波市(11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5-7月为发病高峰期。报告病例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347, P=0.246);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中位年龄67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0.00%(68/85)。发病前2周有明确蜱叮咬史的病例占17.65%(15/85)。农村外环境游离蜱共采集590只,平均游离蜱密度为18.44只/(布旗·人工时);共计监测动物数量688只(头),采集蜱2 406只,平均寄生蜱密度3.50只/宿主。 结论 浙江省SFTS以散发为主,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和农民。传播媒介游离蜱和寄生蜱密度较高。
2022, 33 (4): 485-488.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4.008
云南省孟连县边境地区小型兽类及其寄生蚤种类组成和分布调查
浦恩念, 段兴德, 冯志刚, 刘正祥, 蔡文凤, 王剑, 秦媛, 李豪, 唐永泉, 邵宗体
摘要144)      PDF (559KB)(837)   
目的 了解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县)边境地区小型兽类及其寄生蚤的物种构成、数量分布等情况,为媒介生物传染病监测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2020年11月,在孟连县的2个边境乡镇利用笼捕法和夹夜法在居民区、农耕区和林区调查小型兽类的物种构成及密度,收集小型兽类体表寄生蚤,计算染蚤率和蚤指数。采用生态学方法分析小型兽类的构成和分布,采用 β多样性指数进行群落相似性分析,不同生境之间的捕获率比较用 χ 2检验。 结果 共捕获小型兽类313只,隶属于3目4科9属15种。黄胸鼠、黑缘齿鼠和臭鼩为优势种,分别占47.60%、20.13%和10.86%。居民区捕获率为3.25%,以黄胸鼠(97.44%)捕获较多;农耕区和林区的优势种均为黄胸鼠、黑缘齿鼠和臭鼩,小型兽类的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80,小型兽类群落相似程度较高,捕获率分别为18.42%和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146, P=0.703)。共获蚤99匹,隶属于1目4科7属7种,平均蚤指数为0.32,印鼠客蚤和偏远古蚤为优势种,分别占69.70%和20.20%。 结论 云南省孟连县边境地区鼠疫主要宿主和媒介蚤分布广泛,部分地区小型兽类捕获率及其体表蚤指数较高,建议持续开展相关监测,并对鼠、蚤密度较高的地区开展预防性灭鼠、灭蚤,降低鼠传疾病风险。
2022, 33 (3): 366-37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10
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病媒生物防制策略:以主媒体中心为例
周小洁, 张勇, 吴丹, 张洪江, 甘亚弟, 汤伟民, 佟颖
摘要255)      PDF (666KB)(831)   
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为保证冬奥会重点区域不受病媒生物危害影响,将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生风险降至最低,需有效控制冬奥会重点区域及所在城市的病媒生物密度。该文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病媒生物防制策略与工作机制,以主媒体中心为例,从保障模式、风险评估、部门协调、宣传培训、危害监测、防制技术、督导检查、应急处置等角度进行论述。冬奥会保障期间病媒生物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涉奥鼠疫等媒介生物传染病,未发生涉奥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形成的病媒防制模式、技术措施和工作机制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获得成功验证与深化发展,对今后类似大型活动的病媒生物保障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023, 34 (1): 122-12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1.023
驱避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张婉莉, 彭恒, 单文琪, 马雅军
摘要152)      PDF (655KB)(829)   
驱避剂通过影响嗅觉系统对吸血昆虫产生驱避作用,减少叮咬,从而预防虫媒病的发生。驱避剂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应是安全的。然而随着长期观察数据的累积,驱避剂引起的毒性案例受到广泛关注,如避蚊胺引起儿童中毒性脑病,氯菊酯导致哮喘样过敏性反应等。因此,总结驱避剂产生的长期毒性,并深入研究其机制,为研发更安全的驱避剂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当前主要应用的驱避剂安全性事件以及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思考了驱避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2022, 33 (4): 601-60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4.029
云南省腾冲市城区2018-2020年蚊虫调查分析
李希尚, 王加志, 李胜国, 汤宗艳, 杨东海, 尹授钦, 王兴娟, 李增助, 蔡文斌
摘要521)      PDF (573KB)(828)   
目的 掌握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蚊种构成和空间分布、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进行成蚊调查,布雷图指数(BI)法进行伊蚊幼虫调查,使用 Fχ 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8-2020年共捕获成蚊5属12种61 810只,城区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城市周边地区优势蚊种为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城区周边牛棚蚊虫平均密度为2 183.32只/(灯·夜),医院、学校、公园和居民区分别为12.29、4.93、4.29和2.68只/(灯·夜),伊蚊幼蚊调查11 986个容器,阳性容器80个,均为白纹伊蚊幼蚊,平均BI为0.66。 结论 初步掌握了腾冲市城区蚊种构成和空间分布、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蚊虫防制时,应根据蚊虫密度季节消长情况及蚊虫孳生环境类型,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2022, 33 (3): 356-359.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08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12-2021年鼠类寄生蚤构成和蚤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张璐, 韦晓慧, 常楠, 李泓运, 司晓燕, 白雪峰, 王君, 刘起勇
摘要184)      PDF (8614KB)(825)   
目的 调查和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主要鼠种、鼠体表寄生蚤的种类构成、优势鼠种蚤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鼠疫风险评估及其预防和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12-2021年锡林郭勒盟全盟12个鼠疫监测点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主要鼠种及其鼠体蚤指数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 2012―2021年锡林郭勒盟共捕获鼠4科13属18种,共计50 551只,染蚤鼠数为19 958只,平均染蚤率为39.48%。共捕获蚤5科14属35种、亚种,共计83 147匹,总蚤指数为1.64。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以及布氏田鼠为优势鼠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同形客蚤指名亚种、光亮额蚤和秃病蚤蒙冀亚种为主要寄生蚤。长爪沙鼠体表寄生蚤的多样性高于布氏田鼠和达乌尔黄鼠。10年间,锡林郭勒盟混合鼠体蚤指数( S=-25.000, P=0.032)和达乌尔黄鼠鼠体蚤指数( S=-23.000, P=0.049)呈下降趋势,长爪沙鼠和布氏田鼠的鼠体蚤指数未发现明显变化。达乌尔黄鼠鼠体蚤指数高于布氏田鼠( H=15.000, P<0.001)和长爪沙鼠( H=-15.000, P<0.001),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鼠体蚤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0.001, P=1.000)。混合鼠体蚤指数在7月(4.47)出现高峰。锡林郭勒盟各旗(县)之间的长爪沙鼠鼠体蚤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52.579, P<0.001),其中苏尼特左旗和镶黄旗最高;各旗(县)之间的达乌尔黄鼠鼠体蚤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73.253, P<0.001),其中西乌珠穆沁旗和正镶白旗最高;各旗(县)之间的布氏田鼠鼠体蚤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5.864, P=0.118)。 结论 锡林郭勒盟3种类型鼠疫疫源地交叉重叠。长爪沙鼠携带寄生蚤多样性高,传播鼠疫菌风险较大。各监测点应综合全面做好动物间鼠疫监测工作,警惕各疫源地动物间疫情复燃并波及人间。
2023, 34 (1): 82-9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1.015
杂志二维码
下载排行 近期热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