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3-8280 CN 10-1522/R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对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产生的影响,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相关生态习性,为病媒生物性疾病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灯诱法、目测法和网捕法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蚊、蝇种类本底调查。结果 地震灾区蚊、蝇、鼠、蚤成虫密度都非常低,均在参考指标以下,但粪便中幼虫控制较差,阳性率较高;调查蚊、蝇800多只,经鉴定蝇类隶属4科28属42种,蚊类隶属1科3属5种;蝇类的黑尾黑麻蝇、厩腐蝇、家蝇和蚊类的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结论 从总体上分析,地震后杀虫、灭鼠是行之有效的,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防止灾后疾病流行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还存在杀灭过度和杀灭不彻底等不合理现象;要建立病媒控制长效机制,完善灾后病媒控制队伍建设。
目的 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分别观察评价雄性不育灭鼠剂α-氯代醇的适口性和灭鼠效果。方法 (1)取成年未孕大白鼠为试验对象,用1% α-氯代醇小麦饵料喂养雄鼠,同时设立对照组,用普通鼠料喂养。雌雄动物合笼饲养2周,然后解剖检查雌鼠孕胎数。(2)通过用粉迹法观测鼠密度,评价现场灭鼠效果。结果 1% α-氯代醇雄性不育饵剂平均摄食系数为0.221,胎鼠平均减少率达到70.7%~100%,现场灭鼠率为84.09%。 结论 以小麦为基饵的1% α-氯代醇雄性不育饵剂适口性需通过改善饵剂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灭鼠效果显著,现场灭鼠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摘要】 目的 对目前鼠、蚊、蝇、蜚蠊常见密度监测方法进行评述,并提出建议。方法 从监测的种类、器械、数据、范围及监测的类型等方面对各种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各种监测方法在监测种类、所需器械、数据的准确性、适用的监测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监测时,应根据监测目的、实施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方法。
目的 了解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蚊虫分布特点及所携带病毒情况,为当地防治虫媒病毒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电动吸蚊器、捕虫网捕捉成蚊,并进行分类。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毒鉴定。结果 2006-2009年共捕获蚊虫10 528只,包括5属30种,其中三带喙库蚊5981只,占捕蚊总数的56.81%;骚 扰阿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分别占33.36%、4.95%、3.29%和0.95%,待定种占0.64%。从蚊虫中分离到1株流行 性乙型脑炎病毒(JEV),1株版纳病毒(BAV)和15株未知RNA 病毒。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的优势蚊种,蚊虫携带JEV和BAV等虫媒病毒,应在该地区加强相关蚊虫及虫媒病毒的调查及防治工作。
【摘要】 目的 对食饵法、鼠夹法等监测方法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监测方法的准确度。方法 利用粉迹法的特性,与食饵法、鼠夹法配合使用,对以上2种方法的影响因子进行独立分析。结果 食饵法监测失败的区域占53%,说明红薯的引诱力不强致使敏感度较低;鼠夹法、粉迹法成功监测的区域分别为8%和67%,说明鼠夹法敏感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鼠对鼠夹有较强的新物反应。结论 影响鼠密度监测结果的因素较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监测器具对鼠的新物排斥反应;(2)食饵对鼠群的引诱力;(3)环境中食物的丰富度;(4)监测器具的灵敏度;(5)监测点的位置,另外还有些干扰因子。逐一对影响因子进行独立分析,有助于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度。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Bs)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形成亚末端膨大孢子囊和球形芽孢的好气芽孢杆菌。Bs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产生对不同蚊幼虫具有特异性毒杀作用的二元毒素、Mtx毒素和Cry48Aa/Cry49A毒素,广泛应用于病媒蚊虫的生物控制中,被认为是一种对人、畜、禽、水生生物无毒,不污染环境的生物杀蚊幼制剂。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开发出商业化Bs杀蚊制剂,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病媒蚊虫的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实验室以及野外实验表明,蚊虫在长期高选择压力下能对二元毒素产生抗性,蚊虫对Bs产生的抗性影响了其作为生物杀蚊幼制剂在蚊虫综合防治中的持效应用。现就Bs的杀蚊机制、杀蚊制剂的开发和应用、蚊虫抗性及其治理等方面加以介绍。
目的 掌握浙江省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性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蚊媒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统一使用武汉吉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蚊灯,诱捕蚊虫。结果 淡色库蚊为浙江省大多数地区的主要优势种,三带喙库蚊在宁波和丽水地区为主要种群,白纹伊蚊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蚊虫在6-9月为活动高峰期,捕蚊数占全年的79.80%,5个不同生境中,以牲畜棚最多,占捕蚊总数的46.03%。结论 浙江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蚊虫的生长,提示各地防制蚊媒传染病,控制蚊密度非常重要。
目的 调查深圳市龙岗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情况,为该区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3-6月在龙岗区4个街道(平湖、布吉、坂田、坪山)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粘捕法;蜚蠊监测采用蟑螂屋诱捕法。结果 平湖、布吉、坂田、坪山4个街道的鼠密度分别为4.21%、0、12.09%和13.75%;蚊类密度依次为2.04、0.84、3.13和0.66只/h;蝇类密度依次为2.02、1.43、1.19和0.66只/(条·d);蜚蠊密度分别为1.04、1.80、1.03和1.91只/张。结论 基本摸清了龙岗区病媒生物的基本情况,为该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积累了基础数据。
登革热是经蚊虫叮咬人体传播的重要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埃及伊蚊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媒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旅游业及交通业的迅速发展,该蚊在我国的分布发生了区域上的变化; 长期的蚊虫控制措施,引起了一些生态习性的改变; 通过对埃及伊蚊及登革热病毒传播关系的研究表明,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方式是该蚊保存登革热病毒的重要方式,该蚊对登革热病毒高度易感和带病毒率较高。现就埃及伊蚊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及与登革热传播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摘要】 目的 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在1、3、5龄若虫、雌雄成虫间的活性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离体测定酶的活性,应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1龄若虫的活性最高,其活性分别为(0.3741±0.0077)μmol/(mg pro·min)和(61.7586±9.2400)nmol/(mg pro·min)。对于若虫, 随着龄期的增加, 其活性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成虫,雄成虫羧酸酯酶活性大于雌成虫,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但对于乙酰胆碱酯酶,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在不同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差异不明显。 结论 德国小蠊1、3、5龄若虫、雌雄成虫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不同龄期之间差异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各个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摘要】 蜚蠊是重要的病媒生物。现就蜚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危害性和侵害率现状进行概述,并指出入侵物种德国小蠊已成为我国城市蜚蠊群落的优势物种且侵害率呈加重的趋势;综述了我国蜚蠊防治药械与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各种药械和防治方法在蜚蠊防治中的作用、发展及实际使用的优劣;介绍了蜚蠊与传播疾病的关系及致敏方面的现状,再次凸现出蜚蠊重要的医学意义。蜚蠊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防治蜚蠊的过程也是不断接受蜚蠊挑战的过程,特别是蜚蠊的抗性问题和防治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为实现我国蜚蠊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建议采用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并重的原则,综合应用法规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遗传防治等措施来控制蜚蠊,特别是要合理地应用各种蜚蠊防治药械,加强蜚蠊防治管理,降低蜚蠊的医学危害。
【摘要】 目的 了解西柏坡旅游景区蚊、蝇的种群和分布,为媒介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和笼诱法对蚊、蝇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该地区蚊类有5 属 17种,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61.31%),其次为骚扰阿蚊(占22.02%)和黄色曼蚊(占6.36%);季节消长呈单峰型, 以7月下旬密度最高。蝇类有3属 3种,季节消长呈单峰型,以7月密度最高。结论 西柏坡旅游景区蚊虫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具有造成蚊媒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性,应开展集中消杀并定期监测以有效控制蚊虫。
目的 了解在部队营区室外环境的不同场所、不同时间使用CO2诱蚊器采样的物种优势度与多样性。方法 使用CO2诱蚊器采集昆虫,统计昆虫种类与个体数,计算物种优势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结果 采集到的吸血双翅目昆虫有蚊、蠓和虻。蚊、蠓的物种优势度较高。吸血双翅目昆虫的优势度可达最高值1.00,最低也达0.57。环境复杂性程度高,则物种多样性丰富。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对物种的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有重要影响。结论 CO2诱蚊器采集昆虫对蚊和蠓有较高的特异度,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