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3-8280 CN 10-1522/R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http://www.bmsw.net.cn/images/1003-8280/images/top-banner1.jpg|#|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http://www.bmsw.net.cn/images/1003-8280/images/top-banner2.jpg|#|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http://www.bmsw.net.cn/images/1003-8280/images/top-banner3.jpg|#|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http://www.bmsw.net.cn/images/1003-8280/images/top-banner4.jpg|#|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文版
|
English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稿件要求
编辑部工作流程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登革热媒介伊蚊专项调查专题
往期精彩专题回顾+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2020-2021年我国12省份媒介伊蚊生态学调查
刘小波, 岳玉娟, 贾清臣, 赵宁, 郭玉红, 赵春春, 梁莹, 王君, 吴海霞, 刘起勇
摘要
(
540
)
PDF
(1214KB)(
1677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2020-2021年我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媒介伊蚊生态学监测结果,为媒介伊蚊传播疾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我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媒介伊蚊专项调查点媒介伊蚊幼蚊及成蚊密度调查资料,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20-2021年海南、浙江和湖南省平均布雷图指数(BI)>10.00,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云南、河南和山东省平均BI>5.00;广西、广东、海南和山东省(自治区)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5.00;河南、湖北和山东省平均帐诱指数≥2.00只/(顶·h),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和湖南省(自治区)平均帐诱指数>1.00只/(顶·h)。Ⅰ类省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和浙江省(自治区)]与其他类型省份平均BI、MOI和帐诱指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t
=0.766、1.030、-0.745,均
P
>0.05)。2020-2021年,除广东、广西、云南、山东省(自治区)平均BI高于2017-2019三年平均水平外,其他省份BI均低于这3年的平均水平。媒介伊蚊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4省(自治区)调查点全年有活动,在福建、浙江和湖北等省(自治区)3-12月有活动,在重庆、山东和河南等省(直辖市)4-11月有活动,在江西省4-12月有活动。BI和MOI研究结果在云南、广西和湖北省(自治区)存在一定差别。研究期内,发生登革热暴发和本地病例的地区媒介伊蚊BI均>5.00,云南省瑞丽市、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及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BI>10.00;广西岑溪市帐诱指数>2.00只/(顶·h)。
结论
2020-2021年我国出现登革热本地病例省份媒介伊蚊平均密度较高,不同地区媒介伊蚊密度差异存在时空异质性。建议我国登革热本地传播地区适当调整媒介伊蚊监测时间,继续加强媒介伊蚊监测和风险评估,系统梳理媒介伊蚊生态学调查结果,为我国媒介伊蚊监测方案修订完善及媒介伊蚊传播疾病暴发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22, 33 (1): 8-1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2
Select
山东省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生态学调查分析
孙钦同, 韩英男, 刘言, 王学军, 刘峰, 赖世宏, 景晓
摘要
(
377
)
PDF
(670KB)(
1224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2020年山东省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生态学监测数据,为登革热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4-11月在全省选择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济宁、泰安、聊城、菏泽市为监测点,幼蚊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开展媒介伊蚊监测。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
χ
2
检验,分析不同生境、积水类型媒介伊蚊孳生情况的差异。
结果
2020年山东省白纹伊蚊平均BI为9.64,平均帐诱指数为2.58只/(顶·h)。不同生境类型,以城镇居民区BI最高(12.22),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帐诱指数最高[3.59只/(顶·h)]。不同的蚊虫监测方法均显示7月上旬-9月下旬白纹伊蚊密度较高。BI法阳性结果最早出现于4月下旬,8月中旬达最高值(27.17),11月下旬BI为0。双层叠帐法监测阳性结果最早出现于5月中旬,8月上旬达最高值,11月上旬帐诱指数为0。在各种积水类型中,地下室及停车场和绿化带垃圾/小积水伊蚊阳性率较高。山东省8个监测点的白纹伊蚊密度不一致,BI最高为聊城市(19.60),最低为烟台市(1.47);帐诱指数最高为泰安市[8.91只/(顶·h)],最低为菏泽市[0.29只/(顶·h)]。
结论
7月上旬-9月下旬山东省白纹伊蚊密度较高,需要重点加强居民区和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的灭蚊工作,地下室及停车场和绿化带垃圾/小积水是白纹伊蚊的重要孳生地,白纹伊蚊监测密度较高地区要提高认识,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登革热本地暴发的风险。
2022, 33 (1): 16-2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3
Select
浙江省登革热重点地区2020年白纹伊蚊幼蚊种群密度监测分析
李天奇, 刘钦梅, 吴瑜燕, 罗明宇, 王金娜, 龚震宇
摘要
(
232
)
PDF
(983KB)(
1173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浙江省登革热重点地区2020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变化,为登革热监测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根据既往有和无登革热本地病例选取6个监测点,于2020年4-12月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和布雷图指数(BI)法监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以旬为单位开展监测;利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GraphPad Prism 6软件分析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及BI的差异性和相关性。
结果
平均MOI为4.75,以卵和幼蚊共有的阳性诱蚊诱卵器数占比最高(45.52%);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的监测点MOI(5.72)高于既往无登革热本地病例监测点的MOI(3.7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64.050,
P
<0.05)。平均BI为11.64,其中以闲置容器(碗、瓶、缸、罐)占比最高(56.13%);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的监测点BI(15.54)高于既往无登革热本地病例监测点的BI(7.6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391.800,
P
<0.05)。农村居民区MOI和BI呈正相关(
r
=0.739,
P
<0.05),但城镇居民区二者差异无相关性(
r
=0.499,
P
=0.171)。
结论
浙江省4-11月均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调查结果显示MOI和BI值均能较好地反映出白纹伊蚊幼蚊种群密度特征,可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密度监测。
2022, 33 (1): 21-2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4
Select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2021年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专项调查结果分析
魏超, 马海芳, 廖宁, 熊绮梦
摘要
(
270
)
PDF
(928KB)(
983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和百色市的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科学防范登革热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革热媒介伊蚊专项调查》要求,2020-2021年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诱蚊诱卵器法和双层叠帐法对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密度进行监测;运用ArcGIS 10.5软件进行媒介伊蚊监测点分布图制作;采用SPSS 16.0软件和单样本
t
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各监测点2020-2021年总BI、诱蚊诱卵指数(MOI)和帐诱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83、9.39和2.04只/(顶·h)。经统计学分析大多数监测点BI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结果与总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诱蚊诱卵器法有一半监测点的MOI与总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各监测点平均BI值3-11月均>5.00,8月达到峰值(16.73); MOI平均值4-10月均>5.00,7月达到峰值(20.86);平均帐诱指数5-9月均>2.00只/(顶·h),7月达到峰值,为4.57只/(顶·h)。
结论
广西伊蚊密度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建议在7-8月开展伊蚊成蚊密度的防控工作,8-9月开展伊蚊幼蚊的孳生地清理工作,将伊蚊密度控制在安全阈值之下,降低登革热暴发风险。
2022, 33 (1): 25-29.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5
Select
2020年中国13省份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及分析研究
赵春春, 周欣欣, 李文玉, 伦辛畅, 刘小波, 吴海霞, 王君, 刘起勇, 孟凤霞
摘要
(
401
)
PDF
(3545KB)(
1173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我国登革热流行省份的媒介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各地的杀虫剂使用及疫情防控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
使用Excel 2016软件收集和整理来自我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个监测点的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生物测定数据,其中使用接触筒法监测成蚊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使用幼虫浸渍法监测幼蚊对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2016)》统计分析其抗药性水平,使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抗药性水平地图。
结果
2020年对我国登革热流行省份共80个监测点进行了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分别有83.08%(54/65)、77.97%(46/59)、87.30%(55/63)和79.31%(46/58)的监测点的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有1.49%(1/67)的监测点的白纹伊蚊成蚊对残杀威产生了抗药性,61个监测点的白纹伊蚊成蚊对虫威均未产生抗药性;有6.45%(4/62)的监测点的白纹伊蚊成蚊对马拉硫磷产生了抗药性,另52和59个监测点的白纹伊蚊成蚊对杀螟硫磷及毒死蜱均未产生抗药性。幼蚊监测结果显示,分别有93.48%(43/46)、28.30%(15/53)和25.45%(14/55)的监测点的白纹伊蚊幼蚊对吡丙醚、残杀威和双硫磷产生了中高抗药性。
结论
我国登革热流行省份的白纹伊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较为严重,对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较低;幼蚊对吡丙醚抗药性较为严重。各地应根据当地白纹伊蚊抗药性实际情况,调整杀虫剂使用方案,提高媒介伊蚊控制效果。
2022, 33 (1): 30-3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6
Select
云南边境地区登革热媒介伊蚊生态学及抗药性监测
郑宇婷, 杨春梅, 杨明东, 姜进勇
摘要
(
274
)
PDF
(604KB)(
1054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云南边境地区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密度及其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在云南边境地区瑞丽、耿马、勐腊、澜沧、芒市和河口县(市)居民区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种群密度监测,其中1-4和12月每月监测1次,5-11月每月监测2次;采用成蚊接触筒法检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虫威、杀螟硫磷、马拉硫磷和毒死蜱等9种杀虫剂的抗性。
结果
现场调查点伊蚊幼蚊全年均有活动,其中BI 7-9月为高峰期;在6个边境县(市)中,瑞丽市平均BI最高,为15.62,芒市平均BI最低,为3.03。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菊酯均达到抗性级别,对虫威、马拉硫磷、毒死蜱均敏感。
结论
云南边境地区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菊酯2种杀虫剂均产生了抗性。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密度和杀虫剂抗性水平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减缓抗性产生。
2022, 33 (1): 38-43.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7
Select
重庆市2019年登革热暴发疫情应急控制后媒介伊蚊抗药性调查
涂涛田, 肖汉森, 孟凤霞, 刘起勇, 刘小波, 何亚明, 季恒青
摘要
(
259
)
PDF
(515KB)(
1235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重庆市2019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控制后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敏感性状况,为预防登革热等蚊传疾病和指导媒介伊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5-10月,选择重庆市6个区(县)的公园或废旧轮胎堆放处采集白纹伊蚊,带回实验室饲养1~2代,采用幼虫浸渍法及成蚊接触筒法开展抗药性监测。
结果
重庆市各调查点白纹伊蚊幼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均不同,抗性倍数在0.46~7.32倍。其中对双硫磷的抗性倍数为0.46~4.92倍,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为0.82~7.32倍。重庆市各调查点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24 h死亡率在5.88%~78.22%。除万州区野外白纹伊蚊成蚊对虫威和杀螟硫磷产生可疑抗性及大足区野外白纹伊蚊成蚊对毒死蜱产生可疑抗性外,其余调查点野外白纹伊蚊成蚊对残杀威、虫威、马拉硫磷、杀螟硫磷、毒死蜱均为敏感。
结论
重庆市各调查点白纹伊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均产生抗性,部分调查点白纹伊蚊幼蚊对双硫磷和残杀威产生低抗。建议定期监测白纹伊蚊的抗性水平及变化趋势,根据不同虫态的抗药性采取相应的杀虫剂使用策略。
2022, 33 (1): 44-4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08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杂志二维码
下载排行
近期热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