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2019, Vol. 30 ›› Issue (4): 374-378.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4.004
马敏1, 徐明1, 易波1, 诸小东2, 严智勇3, 杨思嘉1, 王桂安1, 陈小英1, 孙斌1, 马晓1
MA Min1, XU Ming1, YI Bo1, ZHU Xiao-dong2, YAN Zhi-yong3, YANG Si-jia1, WANG Gui-an1, CHEN Xiao-ying1, SUN Bin1, MA Xiao1
摘要: 目的 动态监测登革热核心区、警戒区和监控区媒介伊蚊密度,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并及时采取媒介伊蚊控制措施。方法 2018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监控区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按旬加强幼蚊密度监测,监测生境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医疗机构;核心区和警戒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同时采用BI法和双层叠帐法开展蚊媒密度应急监测及控制。结果 监控区平均BI为23.06,不同县(市、区)间平均BI差异较大,其中宁海县最高(50.42),海曙区最低(4.81)。市区平均BI(13.57)低于非市区(33.84),至10月下旬,全市平均BI下降至14.09,其中海曙区(1.77)和江北区(3.54)降至安全阈值以下(BI<5)。登革热核心区和警戒区平均BI为3.27;平均帐诱指数为1.02只/(顶·h)。各核心区在开始调查处置后,BI和帐诱指数快速下降并趋于平稳,分别于2.61和1.57 d后降至安全阈值以下。结论 通过科学合理的媒介应急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登革热媒介密度,控制登革热的传播。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