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目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3 Vol.4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发展提高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质量及其应用技术
朱成璞
摘要412)      PDF (367KB)(527)   
中华按蚊与嗜人按蚊对ABO血型宿主嗜血性的实验研究
姜志宽1; 叶炳辉2; 苏天运3; 朱昌亮2; 鲁德松2; 赵学忠1
摘要1246)      PDF (356KB)(655)   
作者采用人诱法及血膜饲养法,对我国的重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与嗜人按蚊对ABO血型嗜血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两法结果提示,这两种蚊虫均嗜吸B型血;不同血液组分的诱蚊试验提示,蚊虫对血浆的趋向性大于血球及全血。并根据不同血型血液的血浆蛋白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
大丰县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原因初探
蒋守信; 张国瑞; 薛桂才
摘要423)      PDF (71KB)(616)   
巴沙蚊香的毒性实验研究
朱正娥1; 高锦伍1; 田世兰1; 李星火1; 唐萌2; 谈伟君2; 虞秀珍2; 张文举2
摘要1022)      PDF (292KB)(630)   
对市售巴沙蚊香进行了系列毒性实验研究,证明蚊香含纯度为96%的巴沙原液3.3%。实验结果还表明:巴沙蚊香急性吸入毒性不大,亚急性吸入毒性未发现异常,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均为阴性,小鼠精子畸变作用不明显;蓄积试验结果:巴沙蚊香属弱蓄积性物质。以上实验结果提示:如巴沙原药的纯度确保在96%以上,其投药量控制在3.3%左右的巴沙蚊香,在实际使用中相对安全。
野外释放丽蝇蛹集金小蜂对家蝇及其它蝇种控制效果观察
王善青; 肖蔼祥; 张杰; 陈仁兵; 张文忠
摘要1151)      PDF (270KB)(550)   
作者于1991年7~11月间,对丽蝇蛹集金小蜂进行了野外释放试验,选择以家蝇为主的孳生场所(酱糟),其中释放点、对照点各1个;将室内培养繁育的大量小蜂在释放点每周1次,共释放14次,累计释放小蜂数约为260654只,平均约18618只/周。结果显示,释放点家蝇密度下降59.9%,厩腐蝇下降32.2%,丽蝇科种类下降24.5%,麻蝇科种类下降14.5%,释放点该蜂在家蝇蛹的寄生率为41.6%,对照点为14.2%。作者认为,通过室内大批量繁育蝇蛹寄生蜂,在野外局部范围内定点、定时大量释放,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有害蝇类的种群密度。
家鼠咬伤引起狂犬病一例报告
张克伟; 黄助海
摘要540)      PDF (69KB)(582)   
黑胸大蠊浓核症病毒的研究——Ⅲ.最佳感染液回感效果测定
黄远达; 汪芳安; 胡远扬; 张珈敏; 姚二梅
摘要888)      PDF (836KB)(493)   
本文作者已从制备的11种黑胸大蠊浓核症病毒(PfDNV)感染液中,测定出最佳感染液为第1次分离出的上清液,其LT 50比其它感染液均短,仅44天;死亡率高达97.92%。
介绍一种脱毛方法
胡晓玲
摘要504)      PDF (258KB)(600)   
低温贮存拟啮小蜂寄生卵荚推迟成蜂羽化期的研究
俞松青; 谢凯蕾; 蒋运多
摘要985)      PDF (307KB)(535)   
本文报告拟啮小蜂在黑胸火蠊卵荚内越冬情况,并遵循其自然越冬规律,进行低温贮存寄生卵荚等研究。结果表明:①拟啮小蜂在黑胸大蠊卵荚内越冬后,于翌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54天中羽化,羽化高峰在6月中旬,占全部羽化卵荚的46.6%;②拟啮小蜂以预蛹期在卵荚内越冬,当月平均室温达16.8℃时,已有25.9%的预蛹发育到蛹,并首次出现发育到成蜂的卵荚;③低温(5.8℃)贮存123~132天的越冬寄生卵荚,可推迟成蜂羽化期1~4、5个月,成蜂羽化率随时间延长略有降低;利用这一技术贮存寄生卵英,可控制成蜂的羽化时间和数量;④经低温贮存后,不能将卵荚直接置于高温和低湿环境,否则将造成卵荚内寄生蜂的大量死亡;⑤低温贮存当年寄生的美洲大蠊卵荚,至少可推迟拟啮小蜂羽化期1~2个月,羽化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柏氏禽剌螨的内部构造
诸葛洪祥; 孟阳春
摘要939)      PDF (1409KB)(537)   
本文报告用石蜡切片和我室建立的冰冻厚片透明法研究柏氏禽刺螨的内部构造。其呼吸系统的气管分为5级,即主气管、副主气管、细气管、微细气管和微气管,后者达细胞;其消化系统相对简单,由咽、薄壁的食道、1个相对小的中肠及连接中肠的3对盲囊,1个小的后肠、直肠囊和肛门组成。生殖系统包括单个卵巢、输卵管、子宫受精囊、生殖孔及1对附腺。冰冻厚片透明法已成功地用来观察柏氏禽刺螨的生殖营养周期。
残存家栖鼠昼夜活动数量和规律观察
周培盛1; 黄佳亮1; 邹顺进2; 唐忠明2; 林立辉1; 张湘军3
摘要966)      PDF (846KB)(550)   
本文报道在某部营区用九格粉板法观察残存家栖鼠昼夜活动数量和活动规律。结果表明,6个月12个昼夜4个场所残存褐家鼠踏格数3312个,踏格率7.52%,平均踏格数11.50%/h;小家鼠踏格数117个,踏格率0.27%,平均踏格数0.41个/h。18时至次晨8时前,褐家鼠均有活动,而18~20时未见有小家鼠活动,但20时后至次晨8时前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活动。白天均未见它们活动。两种残存鼠各有一个活动高峰,即褐家鼠在2~4时前,小家鼠在24~2时前。每昼夜两种残存家柄鼠的活动数量和频次为春夏较高,冬季最低。
莆田地区家鼠的种类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演替
洪朝长1; 陈小彬2; 陈学榕3; 陈金贤4
摘要1022)      PDF (1220KB)(599)   
1987~1989年,在莆田地区农村逐月对家鼠种群进行调查,布放14400笼日,捕鼠2841只,捕获率为19.73%。捕获鼠4种,小家鼠占总数的56.88%,但其组成比有一定的季节变化;有的月份(如8月),褐家鼠数量可接近或超过小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冬季的组成比较高;黄毛鼠在5月和12月前后偶尔窜入室内。通过相关分析,小家鼠与黄胸鼠、褐家鼠种群数量间相关非常显著或显著,而褐家鼠和黄胸鼠种群数量无相关性。比较50~80年代调查资料,发现家鼠群落处于不断变化中,群落优势种的演替趋势是: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
启东市市售卫生用杀虫药剂卫生质量的调查
沈长远; 郑觉生
摘要453)      PDF (266KB)(564)   
代粮毒饵灭鼠试验研究
高文林1; 李镜辉2; 刘建军1; 李铁柱2; 陈永江1 赵凤山1; 宋东霞1; 谭建国1
摘要1073)      PDF (1424KB)(646)   
选自8种候选材料、可节粮60%的代粮诱饵,其组成为17.5%酒糟+17.5%醋糟+25%膨润土+40%玉米面,与正常粮食诱饵玉米面颗粒比较,摄食系数分别为0.79(大白鼠)和0.46(褐家鼠),加入引诱剂后,摄食系数分别上升至1.38(大白鼠)和0.56(褐家鼠)。其1‰敌鼠钠盐毒饵对褐家鼠的有选择和无选择摄食试验的毒杀比均为10∶10。现场试验表明,它能完全代替粮食诱饵用于灭鼠。
运城市淡色库蚊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朱正清; 许玉珍; 卢秀杰
摘要407)      PDF (312KB)(490)   
实验动物型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探讨
张云; 陶开华; 刘玉; 赵学忠; 吴光华; 王心如
摘要856)      PDF (952KB)(603)   
为观察EHFV气溶胶在动物间的传播情况,将攻毒组和对照组实验动物在同一室内分别饲养,结果:从攻毒组实验动物检出EHFV抗原后第15天,从对照组实验动物中亦检出EHFV抗原,表明两者间有一定的伴随关系。在攻毒组实验动物检出EHFV抗原阳性率高峰期间,从该室内气溶胶中分离出2株EHFV,研究结果证明,EHFV在动物间可经气溶胶传播,这对EHF传播途径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感染约氏疟小鼠的保护性免疫能力及患鼠服氯喹后疟原虫感染能力的观察
孙延昌; 孙传红
摘要873)      PDF (905KB)(570)   
本实验用小白鼠约氏疟原虫和斯氏按蚊系统,做了小白鼠对约氏疟原虫的重复感染实验和患鼠服氯喹后原虫感染能力的观察。结果表明,大部分小白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能迅速产生保护性免疫力,由子孢子感染的24只小鼠服氯喹治愈后,再以子孢子重复感染,阳性的1只,占4.17%。由输血感染的26只小白鼠服氯喹治愈后,再以输血重复感染,阳性的3只,占11.5%,此结果显示,小白鼠以子孢子感染治愈后对于孢子的免疫力,远远超过输血感染的小白鼠。此外,约氏疟阳性小白鼠服氯喹后对斯氏按蚊感染的成功率明显低于正常阳性小鼠;服药后10h内对原虫感染能力的影响很小,20~24h后感染能力则明显下降。
福建省宁德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名录
袁高林; 郑祖针
摘要410)      PDF (1539KB)(563)   
涪陵地区农田农舍鼠类调查
蒋明洲; 李优良; 刘洪; 郑和平
摘要415)      PDF (274KB)(511)   
大仓鼠发生规律研究
曹长余; 赵恒川; 孙光远; 李文昌
摘要422)      PDF (923KB)(514)   
保护鼠类天敌 搞好生态灭鼠
陆华; 张泽伟
摘要467)      PDF (272KB)(511)   
大面积防制螂蟑措施的初步研究
费守华
摘要435)      PDF (1104KB)(523)   
信阳地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调查
张孔华1; 张志体2; 段文灿2; 黄德1; 周欣崇2; 涂世玺1; 崔明2; 李济彬2; 郭德品2; 武玉1
摘要455)      PDF (300KB)(500)   
溴氰菊酯喷洒蚊帐对中华按蚊密度和寿命的影响
姚立农1; 蒋妙根1; 谢炳良2; 余可根1; 马瞧勤1; 李明兴3; 黄荣誉2; 何永宁3; 周金水1
摘要423)      PDF (674KB)(512)   
湘西丘陵地区应用溴敌隆灭鼠效果观察
蒋先仕
摘要429)      PDF (862KB)(514)   
臭鼩鼱喜食诱饵配制毒饵的灭效观察
沈达惠; 吴志玲; 许雪莹; 杨少熙; 林礼聪
摘要425)      PDF (802KB)(631)   
西藏人间鼠疫的流行病学分析
陈虹; 西饶若登; 洛桑多吉
摘要425)      PDF (284KB)(512)   
余庆县1986至1991年农田鼠情监测研究报告
杨再学; 郭世平
摘要404)      PDF (643KB)(484)   
十五年未使用DDT、DDVP地区杀灭地面游离蚤的效果观察
熊孟韬; 杨光荣; 陶开会; 赵侯
摘要413)      PDF (313KB)(478)   
北方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四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李凡
摘要408)      PDF (278KB)(536)   
监测三带喙库蚊密度季节消长预测预报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趋势的探讨
庞存斌; 张万青; 宋旭; 王志刚; 张树平; 张如燕
摘要380)      PDF (579KB)(548)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飞播灭鼠效果观察
康文生
摘要424)      PDF (323KB)(532)   
溴氰菊酯胶悬剂现场杀灭家白蚁效果观察
黄柏湘; 李永才
摘要416)      PDF (332KB)(498)   
特殊环境的鼠类及其防制
莫冠英
摘要412)      PDF (2203KB)(519)   
不同诱导源诱导美洲大蠊血淋巴抗菌物质的研究
龚琪; 孟阳春; 周洪福
摘要832)      PDF (2536KB)(571)   
60Co γ射线、活的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及热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生理盐水,均能诱导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血淋巴中的抗菌物质,但不同诱导源诱导产生抗菌物质的活性大小不同,达到最大活性的时间不同,抗菌特性亦有差异。经热灭活细菌诱导的抗菌物质抗菌活性大,抗菌种类多,而且对诱导之细菌的抗菌效果还有一定的针对性,即对该菌的杀菌效果比对其它细菌强,其中抗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 Salmonella tuphi)的作用比庆大霉素(10μg/片)和氯霉素(30μg/片)抗菌素纸片的抗菌作用强。
杀虫油漆对蟑螂的毒效研究
江雪峰; 曹敏; 张坤祥; 周宗华; 吴锐娟
摘要1028)      PDF (1371KB)(641)   
使用杀虫剂油漆制剂可以改善杀虫剂的滞留性能。本项目选用6种油漆和5种杀虫剂,共配制成46种杀虫油漆配方,并在实验室评价了它们对德国小蠊的毒效和性能。根据筛选结果,研制了“93836”杀虫剂油漆,涂刷在五合板和瓷板(15×15cm)上,在实验室定期测定滞留效果。结果显示:在常温下(28℃)保存104周,KT 50为14.65~17.30min,48h死亡率为100%;在高温(50℃)下保存10周,KT 50为10.23~12.59min,48h死亡率为100%,证明杀虫剂油漆的滞留效果至少有2年以上,在海军12艘舰船上使用,涂刷1次后,与5艘对照舰船比较,第4个月的相对种群指数(RPI)为8.29,防治效果令人满意。
宁波市城区灭蟑达标技术措施探讨
蒋文丰1; 朱家贤2; 张建国1; 林爱华1; 徐玉音1
摘要1189)      PDF (833KB)(550)   
宁波市1992年开展了大规模灭蟑达标活动,成、若虫侵害率由灭前的28.59%降至2.27%,密度指数(只/间)由2.57降至1.92;卵荚侵害率从7.79%降至1.38%,密度指数(只/间)从2.08降至1.37。灭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双5”、“双2”标准。
浙江台州地区蜚蠊卵荚寄生蜂的初步研究
张作忠1; 韩景澄2; 尹根法2; 陈琼3
摘要1175)      PDF (611KB)(677)   
作者从浙江东南沿海台州地区室内常见蜚蠊卵荚中发现了拟噬小蜂 Tetrastichodes sp.和蜚卵旗蜂 Evania appendigaster两种蜚蠊天敌。拟噬小蜂在寄生蜂中占90.38%,能寄生于各种室内常见蜚蠊卵荚,自然寄生率为11.87%,每只卵荚内自然寄生数达70.6只,有望用于防制当地室内常见蜚蠊。卵荚寄生蜂的自然寄生率与蜂种、寄主蠊种和卵荚内自然寄生数等有关。
灭幼宝0.5G对蚊、蝇的现场药效试验研究
姜志宽; 赵学忠; 钱万红; 胡云龙; 徐承龙; 李玉兰; 任玉桂; 奥野吉俊; 宫崎護; 李士荣
摘要1216)      PDF (810KB)(669)   
本文报道了灭幼宝0.5G对淡色库蚊和家蝇幼虫的药效。现场试验证明,该制剂对蚊、蝇幼虫和蛹具有较好的阻碍化蛹和羽化作用,其持效期达35天之久。
杂志二维码
下载排行 近期热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