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目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1 Vol.2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蚊血淋巴研究——Ⅰ.非感染与感染间日疟原虫中华按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动态
魏鸣; 王菊生
摘要961)      PDF (1710KB)(548)   
初次仿用Mack和Vanderberg(1978)剖切、离心法,稍加改良,提取蚊血淋巴,用高效液相色谱仪(LC-6A),检测非感染和感染间日疟原虫血餐中华按蚊生命期(刚羽化后,第1次血餐后5、12及18天,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20种,经T检验(P<0.05,相差明显;P<0.01,相差显著)和分析的结果表明:①非感染血餐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初次血餐后一直维持在增加的水平,但血餐后12天增加的量此笫5天稍低,18天又剧增,达2.7倍;②感染与非感染间日疟原虫血餐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比较:感染蚊游离氨基酸总量在血餐后5天比刚羽化时减少9.3%,12天持续减少,18天又增加,达50%,但均较非感染蚊的为低;组氨酸(His)、天门冬酰胺(Asm)、赖氨酸(Lys)、谷氨酸(Glu)在感染蚊整个生命期中,均较非感染蚊明显或显著减少;鸟氨酸(Orn)于感染血餐后5及12天消失;18天又复出现且量有增加:蛋氨酸(Met)量一直减少,且于血餐后12天消失;仅谷氨酰胺(Gln)于感染血餐后5天较非感染蚊的量明显增加。
驱蚊露和驱蚊霜的驱蚊效果研究
董桂蕃; 董瑞武; 董言德; 王效义; 黄学军; 陈昭烈; 姜晓舜; 高巨真
摘要1503)      PDF (1159KB)(722)   
本文报告了增效复方驱避剂两种剂型的实验室和现场驱蚊效果。以当时国内生产的最佳驱避剂蚊怕水为对照,效果均优于蚊怕水。实验室对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的有效时间,驱蚊露分别是10.4、10.0和13.1小时,驱蚊霜分别是10.8、12.8和14.1小时。在吉林草原驱蚊露对凶小库蚊和背点伊蚊的有效时间平均5.8小时。在津郊农场驱蚊露和驱蚊霜对凶小库蚊和刺扰伊蚊的平均有效时间为7.4和7.6小时,蚊怕水为4.7~5.7小时。在苏北农村对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平均有效时间6.2小时,蚊怕水为4.7小时。在广西对白纹伊蚊的有效时间大于9.6小时。本文还讨论了影响驱避效果的一些因素。
一起暴发性螨皮炎的调查报告
袁玉麟
摘要462)      PDF (285KB)(502)   
液体蚊香料的研制及其药效
张应阔; 赵学忠; 姜志宽; 钱万红; 王天桃
摘要1184)      PDF (973KB)(559)   
本文报道了三种液体蚊香料的研制及杀虫效果,并与市售康复牌液体蚊香比较,证实3号液体蚊香料在PTC温度为126±2℃的条件下使用,可降低室内成蚊密度、阻止其叮咬吸血,并可杀死入室成蚊达98%以上。该制剂价廉,使用安全。
丹东市住区蝇类生态习性的调查研究
高煜; 孙进国; 姚锡厚; 刘国众; 唐小陆; 韩正忠; 张克士
摘要1106)      PDF (1045KB)(555)   
本文应用天幕式诱蝇笼,定时、定点、定人对市区的蝇类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共发现入笼蝇类15种,以丝光绿蝇、家蝇、厩腐蝇相对密度较高,多集聚在特殊行业、海产品垃圾、旱厕等环境中。季节分布调查表明,7,8月份为高峰,6,9月份亦较多;采集可能孳生家蝇、夏厕蝇的14种孳生物样本377份,发现旱厕为主要孳生场所。不同蝇种活动和栖息场所观察可见,家蝇多活动在取食和孳生环境中,如酿造厂、居室、厨房等;丝光绿蝇多出现于海产品垃圾、动物毛皮和尸体及发骨堆积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蝇类防制方案,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氯鼠酮用于特殊行业灭鼠效果观察
汤立友; 董续贵
摘要441)      PDF (260KB)(516)   
赤藓红B对家蝇幼虫生长作用的研究
张孟余; 李泽民; 魏炳星; 郭念恭
摘要1138)      PDF (580KB)(746)   
本文评价了赤藓红B对家蝇幼虫的毒性作用。以1.0×10 -3M、2.5×10 -3M、5.0×10 -3M及1.0×10 -2M赤藓红B处理麦麸培养基,家蝇幼虫在各培养基中均发育良好。其化蛹率、羽化率、蛹重无明显变化,表明其抑制家蝇幼虫发育的毒性作用在麦麸培养基尚未表现出来。
五城市蟑螂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江雪峰1; 王丽君2; 李久鹤3; 林国惠4; 曹毓存5; 翟青6
摘要1234)      PDF (816KB)(596)   
1986年6月至1988年12月,在上海、漳州、成都、沈阳和武汉市,调查了各监测点的居民户、饮食店和宾馆、饭店的蝉螂种群组成、结构比例和密度消长动态。
流沙灌洞灭家鼠研究
赵承善; 张世水; 刘祖春; 孟宪新; 郭秀生
摘要919)      PDF (987KB)(564)   
本文首次报道了以流沙土灌洞灭家鼠的试验研究。作者于1990年7月及11月,在山东省德州地区农村住宅内进行了现场试验。具体方法是,先用长1米左右的常用塑包铝质电线,尽量插到洞的深部,然后用勺向鼠洞内灌干燥、纯净的流沙土,边灌边抖动电线,直至将洞灌满后把电线抽出。对210个被盗开的褐家鼠洞灌沙72小时后观察,仅有4个平洞被盗开,且未发现新盗开的洞口。两次试验以堵洞盗开法计算灭鼠率,分别为97.70%和99.16%;以格粉板法计算灭鼠率,分别为76.55%和85.24%。作者认为,有流沙的地区可就地取材,不用花钱即可随时灭鼠,因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城市残存鼠生态特征——Ⅱ.城市残存鼠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祝龙彪; 周玉丽
摘要977)      PDF (828KB)(610)   
本文用物种生态位宽度及每一对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分析城市中不同建筑物住宅以及住宅、工厂企业、宾馆等不同环境点的残存鼠,在空间与时间资源上的利用和分摊方式。结果观察到:不同住宅建筑物残存鼠的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重叠值亦较高;而在住宅及宾馆等不同环境点的残存鼠空间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值均较低。据18个月调查,残存鼠时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而住宅及工厂企业等不同环境点的鼠类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均较低。由于残存鼠在不同生态位维度上对资源的分摊与利用存在着差异,从而使三种鼠(小家鼠、黄胸鼠和褐家鼠)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定的共存局面。
溴杀灵对达乌尔黄鼠毒效的评价
张仲秋; 孙启廷; 李奎山; 聂志文
摘要921)      PDF (1101KB)(574)   
溴杀灵对达乌尔黄鼠一次口服毒力为2.3747mg/kg,95%可信限为1.1918~2.8305mg/kg。达乌尔黄鼠对0.01%、0.05%和0.1%溴杀灵玉米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1.4686、0.7748和0.8377。无拒食反应,有一定的蓄积毒性。黄鼠中毒死亡时间为1~3天。具典型的神经中毒症状。解剖观察以肺出血、淤血为主;显微镜下可见各脏器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病变;脑实质内有较多的筛网状软化灶,内有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坏死。现场用0.1%溴杀灵玉米毒饵每洞10粒,3天时校正灭洞率为94.12%。我们认为,溴杀灵对达乌尔黄鼠具有毒力强、死亡时间适中、适口性好、灭效高的特点,是疫区处理或特殊环境灭鼠较为理想的灭鼠药物之一。
两种灭蟑螂毒饵投药方法的效果比较
郁世芳; 凌雪还; 杨谷兰; 蒋爱华; 朱薇薇
摘要466)      PDF (290KB)(542)   
吉林省黑线姬鼠鼠情动态的研究
尹强; 舒恩俊
摘要1096)      PDF (908KB)(562)   
黑线姬鼠是吉林省多种生境中的优势鼠种。本研究表明,黑线姬鼠在四种生境中的构成比超过30%,年度间构成比有差异。各生境中幼、成比不同,年度间幼、成比有所差别。各生境性比(♂∶♀)基本一致,且多种生境中大于1;年度间性比有所差别。黑线姬鼠密度逐年下降,但降低幅度逐年减小。每年呈双峰型规律消长,高峰出现时间较稳定,即每年6~7月和9~10月。上述规律同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高效杀蚊球形芽孢杆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
李荣森; 戴顺英; 李小刚
摘要428)      PDF (381KB)(617)   
黄胸鼠对各种食饵的选择性摄食试验
吴庆泉; 梁俊勋; 李堂
摘要1018)      PDF (908KB)(615)   
用大米、稻谷、玉米、麦麸、花生、黄豆、黄豆麸、木薯、马铃薯、混合饵料及鱼粉、虾皮等饵料,对于南宁郊区的黄胸鼠分别以植物性单种饵料、动物性单种饵料、多种饵料组成复合饵料以及不同比例的单种饵料组成的混合饵料计四种形式,进行了实验室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单种饵料试验中植物性饵料比动物性饵料好,前者的日均摄食量明显高于后者;谷物类作物饵料比其它作物饵料好,最优者大米,其次为稻谷、玉米;混合饵料及动物性饵料对黄胸鼠的引诱力不大。
喜马拉雅旱獭部分生态习性的补充研究
张广登; 马立名
摘要912)      PDF (1032KB)(557)   
对喜马拉雅旱獭的栖居地、洞穴、食性、年龄、繁殖、活动和体外寄生虫等有关生态学已有报道。本文在青海高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包括出蜇与冬眠、密度季节变化和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年龄、活动与繁殖中尚未涉足的部分生态学予以补充报道。
HFRS混合型疫区人群感染特征
毕鹏; 吴系科; 张方振
摘要1069)      PDF (813KB)(493)   
于1987年4月和l988年3月,在安徽某县进行了HFRS隐性感染调查,发现混合型疫源地的隐性感染率为4.82%,介于野鼠型和家鼠型病源地之间,同时发现,HFRS隐性感染男、女间无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均有隐性感染,但以20~50岁组为高;经过一个流行年度后,隐性感染似有上升趋势,且发现发病率的高低与该地人群隐性感染率高低相一致;家中有患者的正常人群隐性感染率高于家中无患者的人群。
鼠疫菌在市售獭皮上存活时间的研究
宋东霞; 李玉贵; 段家伟; 刘焕文; 刘秀莲
摘要852)      PDF (860KB)(550)   
本文对市售獭皮的分类、单位面积带菌量、EV菌在市场獭皮上的存活时间及其与温、湿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獭皮皮面有无脂肪,将獭皮分为干皮和脂皮。干皮单位面积平均带菌量为60.6万个菌/cm 2,鼠疫菌存活时间最长21天,最短14天,平均16.6天,与温、湿度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脂皮单位面积平均带菌量为715个菌/cm 2,鼠疫菌存活时间最长3天,最短0天,平均1.8天,与温、湿度变化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电猫王是经常性灭鼠的理想器械
奚承荣
摘要424)      PDF (254KB)(513)   
马来丝虫病传播转折点的初步研究
郭秋生*; 刘水清; 陆业新
摘要996)      PDF (1249KB)(571)   
对马来丝虫病流行区仙桃市古柏门村进行四年现场观察,证实丝虫病传播阈值取决于病原学、蚊媒、社会和自然诸因素。当人群微丝蚴率在1.55%、微丝蚴血症者平均密度在4.5条/60μl、中华按蚊叮人率在44.77只/人·夜及人血指数在0.078时。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
关于灭鼠达标鼠密度标准的讨论
刘大坤; 李随云
摘要495)      PDF (266KB)(547)   
四川省南川县莱姆病的调查
李优良1; 郝霁光2; 张哲夫3; 万康林4; 夏先中2; 张金声3; 胡兴文2; 刘洪1; 蒋明洲1; 冯富良1
摘要1102)      PDF (904KB)(629)   
四川东部南川县是莱姆病流行区。本文对300例居民进行了血清学调查,抗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阳性54人,人群自然感染率为18%。35例经临床和血清学确诊的莱姆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7例,关节炎13例,面神经麻痹7例,多发性神经炎7例,脑膜炎2例和心脏异常1例。47只微小牛蜱的中肠标本,有3只检出了螺旋体,带菌率为6.4%。
“灭虱带”灭虱效果观察
杨贵峰; 姚振祥
摘要412)      PDF (253KB)(568)   
哈尔滨市巩固灭鼠成果措施探讨
孟颜苓; 阎世昌
摘要460)      PDF (611KB)(497)   
药物与器械灭鼠效果观察
宫成敏; 刘忠友; 张培信
摘要466)      PDF (295KB)(535)   
湘潭市创建与巩固灭鼠先进市技术实施报告
李家明; 刘亮
摘要444)      PDF (682KB)(523)   
城市宅前下水井蟑螂侵害情况初探
张季堂; 郭景岩; 王学忠; 刘桐树; 徐洪卫; 曹瑞民; 关德显; 董振生; 李东岩; 刘景春; 刘柏树; 薄景涛
摘要466)      PDF (312KB)(534)   
库蚊卵巢滞育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姜晓舜; 薛瑞德
摘要440)      PDF (1315KB)(583)   
氯鼠酮农田灭鼠效果观察
马志超; 黄愉之; 雒新科
摘要458)      PDF (314KB)(500)   
多用慢性药 慎用急性药
李镜辉
摘要444)      PDF (361KB)(491)   
著名预防医学和医学昆虫学家——胡修元
摘要456)      PDF (595KB)(616)   
三带喙库蚊越冬后发生规律及其生理年龄组成的研究
薛瑞德1; 亓祥石2; 陆宝麟1
摘要1004)      PDF (1407KB)(658)   
本文报告1987年2~5月与1988年2~4月在江苏无锡、扬州与上海奉贤等地对三带喙库蚊越冬后发生规律及其生理年龄组成的调查结果。该蚊在无锡,上海于3月份出现,4月中旬明显增加。2月当气温高于11℃时,在畜棚可诱捕到个别成蚊。幼虫于4月下旬出现,新蚊于4月底与5月上旬出现。扬州所捕蚊时间比无锡、上海晚约一个月。早期所捕蚊为未产卵蚊,受精率为98%;翅鳞与胸悬骨测试表明,该蚊为高龄蚊,发育蚊占94%,吸血蚊表现为生殖营养协调。二氧化碳对早期蚊诱捕作用并不明显。
黑线姬鼠携带钩端螺旋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自远; 邓承贵; 唐世浩; 易发超; 邓子金
摘要464)      PDF (299KB)(540)   
温度对武昌罗索线虫感染和性比的影响
鲍学纯; 李卫华; 黄青松
摘要996)      PDF (780KB)(560)   
不同温度条件下,武昌罗索线虫的寄生前期幼虫对致乏库蚊( 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二龄幼虫的有效率不同。笔者分别于15℃,18℃,21℃,24℃,27℃,30℃,33℃和35℃进行了24小时及48小时两组不同暴露时间的感染实验。感染24小时的有效率(%)分别是8.5,15,48.5,75.8,94,74,48和11;感染48小时的有效率(%)分别为19.5,23,53,99.3,89.5,67,72.8和23.5。实验表明,15~25℃均可感染,获得感染最高有效率的温度范围为24~28℃,但要获得最多的雌虫及合适的雌、雄性比则为21℃。
农药对武昌罗索线虫生活力的影响
骆启(礻圭); 陈小雄; 庄万忠
摘要836)      PDF (1101KB)(509)   
本文报道了甲胺磷、敌敌畏、灭扫利、速灭杀丁、敌杀死等五种常用农药对武昌罗索线虫各期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农药、同种农药的不同浓度对武昌罗索线虫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影响不同;且明显表现出寄生后期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最强,卵及成虫次之,寄生前期幼虫抵抗力最差。不同种类的农药问以灭扫利、敌杀死对武昌罗索线虫影响最大,速灭杀丁次之,甲胺磷和敌敌畏影响最小。在同种农药相同浓度条件下,武昌罗索线虫寄生前期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较致乏库蚊的二龄孑孓强。
稻田放牧鸭群控制蚊幼孳生的实验研究
葛凤翔; 孙正; 刘义兵; 程相金
摘要1141)      PDF (780KB)(604)   
作者先后于1979、1983年,在豫北黄河冲积平原武陟县及豫南山地桐柏县稻区,利用群众在水稻田放鸭的习惯,因势利导,观察了对控制蚊幼孳生的效果。实验表明,蚊幼控制率分别为96.8~98.5%、87.9%,相关密度指数(RP1)为3.3(P<0.001),稻谷增产10.2%,提供商品肉鸭100kg/亩以上,可谓一举三得。
六种驱蚊药驱蚊效果试验研究
王美秀; 刘学桥; 杨晓杰; 王淑京
摘要1084)      PDF (848KB)(626)   
六种药品对白纹伊蚊的驱避试验表明,8小时内均具很好的效果(96.4~100%)。002及001号在10小时内仍很好,12小时内002号保护效果仍很高(85.7%),OLE TIME 14小时仍有较高的药效(96.4%)。综合比较其效果为:OLE TIME>002号>蚊怕水>001号>舒乐>BAYER,有效观察时间8分钟左右为宜。
蟑螂致病微生物研究简报
黄远达; 杨明辉; 陈涛
摘要440)      PDF (325KB)(510)   
右旋苯氰菊酯对蚊、蝇和蟑螂的药效测定
姜志宽; 赵学忠; 郭德强; 颜爱武; 李士荣
摘要1313)      PDF (966KB)(564)   
采用浸泡法、点滴法、喷雾法和药膜法,测定右旋苯氰菊酯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C 50为0.0089ppm,毒力分别是二氯苯醚菊酯和右旋苯醚菊酯的1.9和7.1倍;其对德国小蠊的LD 50为0.0418μg/虫,毒力比二氯苯醚菊酯和右旋苯醚菊酯高3.3和5.7倍;其对德国小蠊的KT 50亦优于另外两种菊酯类药物;用喷雾法测得其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KT 50和24小时死亡率均优于另外两种菊酯类药物。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右旋苯氰菊酯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具有很好的击倒作用和杀灭能力。
杂志二维码
下载排行 近期热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