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A 贾丽军 %A 姜亚运 %A 栗冬梅 %A 刘起勇 %A 刘云彦 %A 鲁亮 %A 宋秀平 %A 王君 %T 内蒙古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调查 %D 2015 %R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3.004 %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P 233-237 %V 26 %N 3 %X

目的 了解我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小型兽类的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情况,为该地区人群巴尔通体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3年用夹夜法在内蒙古不同地区捕获小型兽类,无菌操作取鼠肝和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巴尔通体,对阳性产物测序,将所测核酸序列提交到GenBank,做相似性比较及序列分析。同时分别用肝和脾各30份样品分离培养巴尔通体,疑似菌株提取DNA,对gltA 基因测序并根据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巴尔通体属种,并分析不同脏器、不同鼠种的阳性率。结果 2012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共捕鼠8种117只,各鼠种均培养出巴尔通体菌,培养阳性率为56.41%(66/117),肝脏DNA直接PCR阳性率为57.26%(67/1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30份肝样品培养阳性21份,30份脾样品培养阳性13份,二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31)。2013年捕获并培养分离小型兽类13种86只,有8种检出巴尔通体,培养阳性率为38.37%(33/86),其中达乌尔黄鼠最高(75.00%),其次为五趾跳鼠(71.43%)和布氏田鼠(64.29%)。经分析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与布氏田鼠的巴尔通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序列分析表明内蒙古部分地区小型兽类中共检出4个巴尔通体种群:B. jaculi、B. grahamii、B. washoensisB. vinsonii,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结论 巴尔通体在内蒙古部分地区小型兽类中广泛存在,存在对人群致病的风险,序列分析显示出巴尔通体基因型别的多样性,为内蒙古及我国北方其他地区巴尔通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U http://www.bmsw.net.cn/CN/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3.004